generalplan

大咖们畅想,未来学校会变成这样!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?

——论坛进入第二天,精彩继续!

 

(来源:第一教育)

        “深度学习与智能治理——2018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蓝皮书发布暨论坛”进入第二天,现场精彩继续,干货满满!

        未来的学校和学习是什么样的?今天的论坛现场,与会专家、学者与学校、企业负责人围绕“教育信息化2.0与未来教育新图景”、“未来学校——新技术背景下的深度学习”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与会嘉宾看来,未来的学习方式将打破校园的围墙,变得灵活多元和开放,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、空间、教学方法的限制,未来的课程也将基于真实问题召开,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实践性,未来的学习空间将以人为本,智能化,凸现个性化学习。

 

微信图片 20180627112804 - 大咖们畅想,未来学校会变成这样!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?

论坛进入第二天,精彩继续!

微信图片 20180627112815 - 大咖们畅想,未来学校会变成这样!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? 微信图片 20180627112821 - 大咖们畅想,未来学校会变成这样!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?

“教育科技独角兽联盟”正式成立

微信图片 20180627112825 - 大咖们畅想,未来学校会变成这样!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?

论坛结束后,观众与嘉宾继续互动交流

 

> 拥抱技术,更要回归教育本原 <

        如今,机器的学习已经达到何种程度?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博士杨晓哲举了这样一个例子,在一个网站上,人们按照要求录上几段自己的音频,网站就会为声音进行数字化建模,当人们在空白处输入从未说过的话,就可以听到一个人工智能模仿自己的声音说出这段话。“机器都可以深度学习了,人的学习是不是还很机械?”杨晓哲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指出,在人工智能的环境下,教师如何进一步洞察数据,如何更好的设计学习活动,如何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?人工智能是否真的激发了学生新的成长空间以及个性化发展空间?都是学校在拥抱信息化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。“当我们使用人工智能的时候,一定要回归教育本身的陪伴、激励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怀。”杨晓哲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样,在建平中学校长赵国弟看来,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,学校教育的育人本质将愈发凸显。信息化时代的教学,不应唯先进的技术和炫目的装备。赵国弟指出,要允许智能教育与传统教育并存,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。“教育的成功与技术有关联,但决不是决定因素,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才是教育成功的前提。”赵国弟表示。

        赵国弟也提出了未来学习的畅想图景,“未来的教学可以做到一人一个学习方案。以后,上课时间可能从10点开始,每天10点之前,老师会对学生昨天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,为接下来的一天制定属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案。”在赵国弟看来,随着信息化推进,各种资源越来越丰富,未来学生的自学习将成为主流,同时,师生、生生之间的互学将成为常态。

 

> 深度学习,探索在路上 <

        开展新技术背景下的深度学习,不少区域学校正在实践探索的路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杨浦区正在探索互联网+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的变革。据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巍介绍,目前,杨浦区的学校均已开设1门及以上的STEAM课程,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“创智云课堂”试点学校已达到67所,覆盖实验学生8600多名。“未来学校的教育一定是个性化、多样化,是融合开放,无边界的,未来学校的产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,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。”吴巍表示。

        作为上海第一所全员参与“电子书包”实验项目的学校,普陀区曹杨实验小学的教学生态正在发生悄然变化。在曹杨实验小学,一个学生的日常一天是这样度过的:语文课上,学生可以定获得定制课程精准指导;“植物之谜”探究活动课上,学生可以用iPad自己拍、自己查;课后,学生们可以在网上自选作业,教师在网上查看评阅作业,随时随地进行互动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在校长张晓文看来,深度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,学生是在体验中建构知识,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,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。“如今孩子都能便捷的从各种渠道获取很多的知识。但是我们的教育所期待最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一种学习的动力,真正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。”张晓文表示,如今,学校利用自适应系统,让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个性化,教师指导及时化以及课后的学习分层化。

 

> 未来学校十大场景颠覆想象 <

        从诞生之日起,学校就在持续迭代更新。论坛现场,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构想了适应信息社会和智能时代的3.0版未来学校,并且勾勒了未来教育的十大场景:

  •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一个数字画像,这个画像会伴随着学生的学习成长全过程,而在未来,升学就会基于这样一个数字画像,文凭已经显得多余。
  • 每个老师都会有一个智能教学助手,进入学校3.0时代,教学不再依靠传统的教师,教师的工作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,老师将会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,从情感呵护者的角度发挥育人功能。
  • 每门课程都会有知识图谱,自适应学习得以实现。不同的学生接受的资源不一样,整个学习过程都会是个性化的。
  • 每一门课程都可能是外包的。课程外包和政府采购将成为未来学校的重要特点。
  • 每所学校都是虚拟学校的组成部分,虚拟学校与实体学校无缝融合,满足人人时时处处可学的需求。
  • 每一种阅读都被记载,屏读成为常态,技术深度融合会极大提升认知效率。当我们读屏的时候,其实屏也在读我们,读屏时候的喜怒哀乐、表情变化等信息可以被捕捉。
  • 每个人的作业都是不一样的,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,支持面向人人的个性化学习。
  • 每个人的学程都是定制的,学制的概念将基本消亡,学习就是一段不一样的旅程。
  • 每一种学习都被尊重,学习更加多样,创客学习、混合式学习和合作学习将成为主流,群智发展成为共识。
  • 每一所学校都将成为人们的精神栖所、心灵家园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未来学校和教育的场景是否颠覆了你的想象?不管怎样,有一点肯定的是,当我们谈论未来时,未来已来!面对席卷而来的信息化浪潮,唯有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,才能决胜未来。